骂错人了? 都说比亚迪打价格战, 权威数据出炉, 就它最挣钱

  • 2025-07-18 19:49:26
  • 877

在过去一两年时间,可以说比亚迪持续拉低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门槛,从去年的冠军版到后来的荣耀版直到近期的大补贴,让新能源汽车价格持续降低,成功实现了“电比油低”的目标。由于比亚迪的体量和号召力,也引发了国内车企纷纷效仿,国内汽车市场版图和价格体系也随之变动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比亚迪实际上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,比如大家都说国内车市如今持续内卷的现状,比亚迪就是始作俑者,比亚迪发动了价格战,甚至有人已经被比亚迪冠以“车圈恒大”的美称,让李云飞等比亚迪管理层不得不一次次出面澄清:我们真不是车圈恒大,比亚迪现金流很充足,也很挣钱!但是很多小伙伴就是不信,就连车企的头头脑脑们也不信,你们的车一再降价,不是打价格战是什么,我们都做不到的事儿,你比亚迪凭啥能做到?

日前,国内三大汽车垂类门户网站之一的汽车之家根据第一季度财报数据,给出了国内车企毛利率数据、净利润数据的排行榜。从排行榜的数据来看,比亚迪位列第一,和它的销量一样,依然是断层式领先,一季度,比亚迪的净利润数据为91.55亿元,毛利率水平为20.7%;之前在重庆汽车论坛上,其高管“狂喷”比亚迪的吉利汽车,净利润为56.72亿元,毛利率为15.78%,差距非常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比亚迪一季度的净利润数据非常强势,但是比亚迪花钱“大手大脚”的毛病还是没有改,这一点主要集中在研发支出方面。一季度比亚迪的研发支出为142.23亿元,远高于净利润水平,当然由于净利润本身就是扣除支出之后的数据,所以这意味着如果比亚迪的研发支出少一点,那么净利润数据还能更好看。

那么这套数据至少说明两个问题,第一,比亚迪尽管不断在降低产品的购买门槛,但是它的毛利润水平依然在国内车企中是最高的,这一点和特斯拉有点像,所以本身不存在打价格战这回事,比亚迪只是根据自己的成本和市场需要,进行价格调整,本身也留出了足额的毛利率。至于其他车企为什么做不到,坚称就是比亚迪打价格战,引发了行业内卷,那就要这些车企的管理层和工程师们“扪心自问”了。

第二,比亚迪的研发支出持续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平,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产品售价,因为更多的研发投入,意味着更多新技术、新工艺的落地,那么这些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落地,本身就代表了更强势的生产能力。加上比亚迪有全套的自有供应链体系,也就是那些“弗迪”系品牌,以及一年400万辆级别的产销量水平,所以很多研发成本就会迅速被摊销掉,最终的结果就是车辆的价格下来了,搭载的技术更新更强了,但是比亚迪该赚得钱,还没少赚。

所以其实本质上来说,比亚迪的垂直整合和特斯拉的方式一样,本质上也是在持续改造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方式,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,很多小伙伴都已经看到了这种变化,尤其是比亚迪,几乎是以季度为单位进行产品的技术更新,很多新的技术陆续推出,让大家眼花缭乱。

当然这种方式,也让很多车企同行叫苦不迭,因为在这些车企看来,研发出一个新技术之后,至少要用好多年,让成本慢慢摊销,让利润尽可能更高,而比亚迪这么一闹,这些车企躺着挣钱的可能性就很低了,只能跟着进行技术更新了,人家能不“骂街”吗?

因此,像汽车之家这种拥有海量终端数据的垂类媒体,给出的数据还是非常权威的,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,现在看来,比亚迪可能只是遵从了技术发展和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,很多车企就已经受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