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局价格绞杀: 中国汽车如何挣脱内卷困局?
- 2025-07-04 20:01:01
- 397
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,行业巨头的发声如重锤叩击行业心脏。吉利控股集团杨学良直言:"过去一年,汽车产业的竞争从价格战滑向恶性内卷,正将整个行业推向危险边缘。"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更道出切肤之痛:"无序竞争让全产业链承压,可持续发展面临生死考验。"字字泣血的警示,揭开了行业深陷内耗的残酷真相。
这场内卷风暴中,无底线降价已成为最锋利的双刃剑。为抢占市场份额,部分车企不惜以"骨折价"抛售产品,看似让消费者尝到甜头,实则埋下致命隐患。当售价跌破成本红线,企业只能大幅削减研发投入——智能驾驶算法迭代停滞、新能源电池技术升级搁浅,那些本该成为未来竞争壁垒的核心技术,正因资金断流而陷入沉睡。这种饮鸩止渴的竞争,正在透支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生命力。
历史的殷鉴犹在眼前。上世纪90年代,中国摩托车企业凭借低价策略横扫越南80%市场,却因过度压缩成本导致质量崩塌,最终被日本品牌彻底取代。如今汽车行业若重蹈覆辙,不仅将丧失全球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,更可能让"中国制造"的金字招牌蒙尘。
值得庆幸的是,破局行动已全面展开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明确抵制无序价格战,工信部更剑指反不正当竞争执法,为行业发展划定红线。车企也开始主动求变,将目光转向技术创新与品牌价值建设。
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,绝非一场零和博弈的价格厮杀所能实现。唯有车企坚守技术创新,行业协会强化规范引导,政府部门筑牢监管防线,三方形成合力打破内卷困局,方能构建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,让中国汽车真正驶向全球竞争的主赛道。
#杨学良呼吁车企同行相互监督尊重#
#中国车企再谈反对恶性内卷#
#不搞内卷才是车圈该有的态度#
- 上一篇:郑晓龙说藏海传最重要是填坑
- 下一篇:月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