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沙漠如履平地, 极猛动力让猛士M817无惧极端环境
- 2025-07-28 20:15:45
- 209
在新能源与硬派越野深度融合的赛道上,技术内卷已进入白热化阶段。用户既要城市通勤的经济性,又追求荒野穿越的极致性能,传统单一路线动力方案难以兼顾。猛士M817以“极猛动力”系统破局,凭借行业首个2挡纵置11模PHEV架构、中汽研超90万公里等效里程混合动力“可靠之星”认证及越野专用发动机“高原动力之星”认证权威背书,重新定义了混动越野的技术标杆。
全场景智能动力切换:从都市到无人区的无缝衔接
复杂路况的适应性,是用户对动力核心需求,也就是不管在哪儿开,都要有劲、省油省电、都要靠谱。猛士M817的“极猛动力“混合动力系统的11种工作模式,通过智能算法实现“无感切换”,只需要选择驾驶模式,系统就能根据不同的出行路况,智能选择最优工作模式。
城市出行选择标准模式,会进入适时四驱模式,四驱系统会根据驾驶人踩油门的深浅,适时介入和退出,848N·m的峰值扭矩线性释放,避免乘员眩晕,同时更省油更舒适。高速路,切换至运动模式,车辆便会进入全时四驱状态,澎湃的动力源源不断。非铺装路面,系统会根据需要,自动切换到并联四驱混动模式,505kW的系统功率、848N·m的峰值扭矩,11000N·m轮边扭矩,精准进行四驱动力分配,轻松应对爬坡、炮弹坑或交叉轴等各种极限场景。无论是城区通勤,还是高速,还是越野长穿,系统都能智能匹配最优的动力输出模式,猛士M817”极猛动力“,这种“隐形管家”式智能的动力管理,真正的是把复杂留给自己,把简单交给用户——选择模式就行了。
超强持续动力输出和超强保电的“反物理”表现
越野场景中,动力系统的稳定输出比峰值数据更重要。比如,在长爬坡、冲沙时,如果出现车辆动力不足,就会导致溜坡等危险情况。猛士M817的持续输出功率超过300千瓦,相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了60%,无论是持续爬坡,还是沙漠驰骋,都能轻松应对。
同时,混动保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。如果混动系统的发电能力跟不上耗电能力,就会导致掉电,甚至车辆失速。猛士M817拥有行业领先的100千瓦持续发电能力,高速保电能力达到153公里/小时(行业水平145公里/小时);在大海道沙漠穿越的时候,猛士M817的平均时速104公里,电量依然坚挺,也高于95公里/小时行业水平。
户外越野,玩得正尽兴的时候,电量告急也不用担心。猛士M817还拥有行业领先的25千瓦的驻车发电能力,一小时能轻松补电25度。在户外越野,碰到馈电的时候,让你迅速充电补能,短时间内再次满电去野。
猛士M817稳定的持续大动力输出能力、超强的保电能力、超强的驻车发电能力,得益于其”极猛动力“超强的耐温设计和超强的散热能力。如果耐温和散热做得不好,也会导致动力打折,甚至会出现发动机开锅抛锚。猛士M817行业首搭了3kW超大功率高压风扇,机舱整体散热能力提升了65%,相对行业水平提升2倍以上,在爬陡坡、涮锅冲沙等极限越野工况下,散热依然高效。
打破“越野=高能耗”魔咒
越野几乎是高能耗、高油耗的代名词。传统越野百公里10几个,甚至20几个油是家常便饭。猛士M817的馈电油耗做到了行业最顶级的7.24升每百公里,其秘密在于“精准减法”:
猛士M817开发了高效的越野专用纵置发动机,采用了超高压燃油喷射、纵置VVT、深度米勒循环,将热效率做到了顶级水平45.18%;混动箱采用更宽的两挡直驱;后电驱采用了行业首个智能断开技术,以及车身采用了众多的轻量化技术,加上宁德时代越野专用电池电池系统,使得系统能综合实现1300公里综合续航(CLTC)——这意味着从北京到上海无需补能,满油满电能轻松穿越羌塘千里无人区。
结语:
当行业仍在争论“油电谁更适合越野”时,猛士M817用“极猛动力”给出了第三种答案:通过架构创新将场景矛盾转化为技术优势。无论是-30℃的漠河冰雪路面,还是50℃的戈壁无人区,这套系统展现的不是参数碾压,而是“无感适应”的底层能力。或许,未来越野技术的竞争,终将回归到用户最本质的需求——在任何地方,都能像呼吸一样自然地释放可靠动力。
- 上一篇:全球爆火一娃难求
- 下一篇:百万网红大头突发疾病离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