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 | 上汽名爵外热内凉, 陈萃的"冷暖人生"还能持续多久?
- 2025-07-12 19:22:21
- 935
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中,百年英伦品牌——名爵在国内正上演着魔幻现实主义大戏。作为上汽收购得来的外国品牌,名爵MG的市场表现和大部分中国品牌有着明显不同,日系德系品牌销量重心都是在国内,可名爵MG的市场重心却在海外,呈现出了明显的“外重内轻”格局。2024年全球70万辆的耀眼数据背后,是名爵MG本土市场不足8万辆的惨淡表现,以及高管团队在战略迷局中的集体焦虑。当"中国汽车出海第一品牌"的光环与本土市场的信任危机激烈碰撞,名爵MG正身处在冷暖人生之中。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曾坦言,若名爵MG国内表现依旧不佳,即便全球销量领先,也难以称为“由中国人主导的全球品牌”。
01 一半车型被判死刑 年过一半销量差距远
根据公开销量数据,2018年名爵在华销量突破20万辆;2021年下滑至16.4万辆;2022年再度下滑31%至11.3万辆;2023年销量仅剩下6.02万辆;名爵MG在2024年虽有所提升,但也仅完成了7.4万辆,远低于其在国际市场的表现,欧洲市场销量达24万辆。而早在去年12月31日,上汽名爵MG就发布了2025年销量任务目标:2025年销量目标18万辆,力争2025年底月销超3万辆。但是,时间过去半年,名爵品牌今年1-6月国内累计销量仅为49907台。
上汽名爵汽车在国内目前有多款车在售:其中MG ES5在2025年累计销量为2909辆,MG6在2025年累计销量为211辆;MG5在2025年累计销量为37592辆;MG7在2025年累计销量为9227辆;MG ONE在2025年累计销量为120辆;MG4 EV在2025年累计销量为65辆;MG Cyberster在2025年累计销量130台。需要注意的是,MG4 EV、MG ONE、MG6、MG ZS、MG领航这几款车月销在个位数或十位数,基本被判为“死刑”的车型。
当比亚迪海豚月销破3万、吉利星愿月销破4万、大众ID.3靠降价站稳脚跟时,上汽名爵MG4 却月销仅售10辆的成绩敲响了生死的警钟。7月1日,全新MG4外观设计官图露出,这款基本已被判“死刑”的车型,将被作为MG品牌新百年新能源战略的首款车型带着“逆袭使命”再生,试图能改写“边缘化”的命运。
全新MG4对标的是比亚迪海豚(11.68万起,续航420-550km)、大众ID.3(12.59万起,续航450km)。它的优势在于全新MG4在空间上优势以及号称甩竞品一个代半固态电池800km续航。但全新MG4的短板也很明显:品牌影响力肯定不如比亚迪,用户认知度不如德系大众。如果定价卡在13-17万(参考现款14.58万起),中配版本15万左右,再叠加终端优惠,或许能吸引一些“注重空间和智能”的家庭用户。 全新MG4最终到底能不能逆袭,关键在于是否真的搭载续航800km的半固态电池,如果只是“噱头”,很容易被诟病“虚假宣传”;二是还要看终端价格是否具诚意。
02 外来的和尚念经难 胖头鱼更看重嫡系
2024年12月9日,时任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与传播总经理周钘官宣调任上汽MG(名爵)品牌事业部总经理,统管名爵MG的品牌、市场、营销等业务。87年出生的周钘感觉是挺符合名爵的年轻化战略需求,周钘在小米汽车短暂的经历使其具备了与用户有效沟通的能力,自上任以来确实很用工,每天发微博多条与行业大V和粉丝互动频繁,其以“周金开”的微博确实很活跃,粉丝数量迅速增长至28万。上任之初意气风发的周妍曾立志要让名爵在2025年销量翻番。但是时过近半,但名爵MG销量还不到5万台,距离年度任务18万台的一半9万还差44%,这样的表现很难让胖头鱼满意,也许这是周钘离职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虽然名爵MG海外销量表现依旧不错,但是依然无法掩盖名爵MG在国内市场的困境。
6月4日,有媒体从上汽集团知情人士处获悉,原上汽大众品牌ID营销高级总监陈萃接替周钘担任名爵品牌事业部总经理一职。陈萃是一名90后年轻的车企高管,他曾先后任上汽大众华东销售服务中心市场副总、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市场营销传播策略高级经理、上汽大众品牌ID营销高级总监,主要负责大众ID.系列新能源车型的市场战略、用户运营及品牌建设。从陈萃过往的工作经历不难看出他就是“胖头鱼”俞经民的嫡系部队。
陈萃虽然在2024年让上汽大众ID.家族销量达到13万,同比增长23.8%。但名爵跟上汽大众真不太一样,名爵的劣势不是引入一个擅长营销的年轻高管就可以解决的,或者说,名爵的问题不是在于营销,而是在于产品力、战略、上汽内部的优先级、品牌认知、品牌差异化标签等等方面。在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当下,名爵想要破局,难度实在是太大了,或许继续将市场瞄向海外,才是名爵MG最好的归宿。
车市独评
显然,这个拥有百年的英伦品牌,正陷入产品力空洞、品牌认知错位、渠道体系崩塌的死亡螺旋。MG名爵品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,自身的产品力跟不上友商,而只靠情怀显然是打动不了消费者的,都2025年了,还在宣传什么英伦品牌,真正的英伦品牌在中国市场都卖不动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