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车变成吃大餐? 鸿蒙大饭店卷的是什么?
- 2025-07-30 03:05:06
- 223
最近网上都在说华为那个“鸿蒙大饭店”,修车还能吃牛排喝咖啡,这事儿你们怎么看?有人觉得这是车企服务的天花板,也有人吐槽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套路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这波操作到底是行业革命还是智商税?
一、修车送自助餐,是宠粉还是内卷?
在呼和浩特的鸿蒙智行用户中心,车主晚上七点把车送去保养,转身就能进餐厅吃现包烧麦,饭后还有水果拼盘。重庆的王先生更绝,吃碗排骨面的功夫,技师连轮胎胎压都检测完了。这哪是修车,分明是把4S店变成了“车主食堂”。更魔幻的是,有车主专门盯着每周菜单去“打卡”,甚至非车主为了蹭顿饭预约试驾,结果试驾完直接下单买车。
但这波操作也引发争议。有人算了笔账:一个门店每天提供免费餐饮的成本少说几千块,这些钱真的是车企自掏腰包吗?有网友直言:“羊毛出在羊身上,最后还不是算在车价里?” 更扎心的是,20万以下车型车主被排除在盛宴外,只有高价车型用户才能享受全套服务,这不是明摆着搞“阶级分化”吗?
二、服务卷上天,车企能撑多久?
华为这招看似豪爽,实则暗藏商业逻辑。全国600多个用户中心通过分级管理,把门店分成“问界店”“三界店”“四界店”,加盟门槛比豪华品牌4S店还高。表面上免费的午餐,其实是精准的成本控制——门店牛排咖啡支出仅占车价0.3%,却能带来30%的推荐购车转化。说白了,这是用小钱换大钱,把服务成本转嫁到销量增长上。
但问题来了,这种模式能持续吗?有车主发现,饭点高峰得排队半小时才能吃上热饭,门店接待能力明显跟不上。更关键的是,华为全屋智能项目曾被曝出一年1500万销售额才能勉强盈利,而汽车服务的成本只会更高。一旦销量下滑,这种烧钱模式还能撑多久?
三、消费者到底图啥?
对车主来说,这种服务确实解决了痛点。以前去4S店保养,要么在硬邦邦的椅子上坐一下午,要么出去瞎逛耽误时间。现在保养车的功夫能喝杯现磨咖啡,吃份简餐,累了还能在休息区办公刷剧。更贴心的是上门取送车,师傅戴着白手套来取车,保养完送回来时连充电都给充好了。这些细节被车主发到网上,直接让“鸿蒙大饭店”成了流量密码。
但也有车主觉得没必要。有网友吐槽:“我买车是为了开,不是为了去食堂吃饭。与其搞这些花里胡哨的,不如把车价降点,或者把电池续航搞上去。” 更现实的是
- 上一篇:宋江谁允许你变成这样了
- 下一篇:女子称丈夫因离婚纠纷毒死亲生儿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