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SU7强势登场, 国产电动车新标杆, 续航性能双突破引热议
- 2025-07-07 22:06:53
- 243
小米汽车:从SU7“狂言”到YU7“信心”,一场豪赌?
小米汽车总裁卢伟冰在5月27日的小米一季度业绩电话会上,那句“SU7发布这么久,一个能打的都没有”,这话是不是说的有点大了?莫非,小米真有啥我们不知道的底牌?
先说说这YU7,还没正式上市,就嚷嚷着比SU7还火?卢伟冰这话说得,简直让人好奇心爆棚。按照他的说法,YU7预发布后,用户那叫一个喜爱,比当初SU7刚亮相时还更出圈、更受欢迎。数据摆在那儿,截至5月25日,“YU7技术发布会”的留资用户,是“SU7技术发布会”同期的3倍左右。你品,你细品,这YU7莫不是自带流量?
按照计划,小米汽车将在6、7月份推出YU7,定位中大型轿跑SUV。这车可不简单,有单电机后驱版,最大功率235千瓦,配弗迪磷酸铁锂电池,续航835公里;还有双电机四驱版,前后电机总功率分别为365千瓦/508千瓦,配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,续航770公里/760公里。这配置,啧啧啧,说是诚意满满,不过分吧?但问题来了,YU7真能像卢伟冰说的那样,一炮而红吗?
再说说SU7,这车确实火,1到4月份累计交付了104454辆,在国内车型销量榜上排第四。在中大型轿车市场,那更是遥遥领先,把奥迪A6L和比亚迪汉都甩在了身后。这销量,搁谁身上都得乐开花。
SU7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。一方面,产能跟不上,想买车还得等。竞争对手也不是吃素的,都在摩拳擦掌,准备给小米来个“下马威”。小米汽车为了应对SU7和YU7的强劲需求,正在加速扩建位于北京亦庄的工厂二期项目,预计2026年投产,届时总产能有望突破双班年产30万辆。看来,小米是铁了心要把汽车这块蛋糕做大了。
话说回来,雷军对用户体验那也是相当重视,亲自参与SU7的用户调研和产品改进。据说,他经常在小米社区和用户互动,听取意见,然后让产品团队赶紧优化。比如,2024年4月,雷军还在微博上发起了“你最希望SU7改进的3个地方”的投票,这波操作,简直是把用户当成了“上帝”。
SU7上市后,在市场上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,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。为了应对SU7的挑战,不少竞争对手纷纷推出降价促销活动。这年头,不打价格战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能源车企。
现在来看看小米的业绩。2025年第一季度,小米集团营收1113亿元,同比增长47.4%,净利润也首次突破百亿,达到了107亿元。这数据,简直是亮瞎眼。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虽然收入181亿元,却亏损了5亿元。这说明啥?说明造车烧钱啊!
卢伟冰可是多次强调小米造车的决心,说要加大研发投入,尤其是在自动驾驶、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领域。小米汽车也在加速建设售后服务体系,保障用户体验。截至2024年5月底,小米汽车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开设了超过100家服务中心,看来,小米是想把售后服务也做到极致。
小米的“二把手”卢伟冰,当年主导红米品牌独立并取得成功,这事儿大家应该都知道。红米靠着高性价比的产品策略,迅速占领了中低端市场,为小米集团贡献了巨大的销量和利润。这波操作,也为小米汽车的品牌运营提供了不少经验。
小米汽车的年销目标是35万辆,现在SU7卖得不错,YU7也即将上市,这目标能实现吗?小米汽车最终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,成为行业的领导者?这还是个未知数。
说白了,卢伟冰的“狂言”背后,是小米对自身产品力的自信和对市场的野心。造车可不是闹着玩儿的,需要持续投入、不断创新。小米汽车的未来充满机遇,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
小米汽车这把牌,到底能不能打赢?时间会给出答案。
- 上一篇:女孩考试后独自挑行李回家
- 下一篇:小米汽车供应商支付账期新规